形势与政策—2

李松林、祝志男、卫灵等

目录

  • 1 全面准确把握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 1.1 中共十二大至中共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
    • 1.2 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新变化
    • 1.3 “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总体思路
    • 1.4 从传统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
    • 1.5 全面建成小康新的目标要求
    • 1.6 五大发展理念是新一届中央治国理政的最新成果
  • 2 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 2.1 中国十八大以来为什么特别强调全面从严治党
    • 2.2 中国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2.3 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
    • 2.4 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路径
  • 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 3.1 中国梦的内涵及其特征
    • 3.2 习近平为何谈及中国梦
    • 3.3 中国梦提出的依据与意义
    • 3.4 中国人民对中国梦的不懈追求
    • 3.5 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 3.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精神
    • 3.7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精神
  • 4 大国关系的变动与发展态势
    • 4.1 美国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一)
    • 4.2 美国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二)
    • 4.3 日本破坏和平宪法,挑战亚洲和平秩序
    • 4.4 从乌克兰危机看俄罗斯与西方的博弈
    • 4.5 中国的大国外交原则与立场
    • 4.6 中国与主要大国的互动趋势
  • 5 国际秩序与中国的国际秩序观
    • 5.1 国际秩序及其演变
    • 5.2 在现行国际秩序下中国的探索
    • 5.3 中国富有建设性的国际秩序观
    • 5.4 中国维护现存国际秩序的重要性
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毛泽东早就讲过:人总是要有那么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和国家要繁衍生息发展,就必需要有精神力量的支撑。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可以成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指出,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传统的中国精神

  • 第一,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模式孕育了“忠君爱国”的精神追求。

  • 第二,大一统观念积淀为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价值取向。

  • 第三,爱国主义传统滋养中国精神源远流长。

中国现代精神的发展

  • 第一,多难兴邦,在迎击时代的浪潮中救亡图存。

  • 第二,破旧立新,以民主共和理念救万民于水火。

  • 第三,坚持马克思这样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 第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 第五,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 第六,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首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