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节活动技术
关节活动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治疗技术。
2.被动运动
患者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的运动。根据力量的来源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治疗人员来完成的被动运动,如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运动和关节松动技术;一种是借助外力由患者自己来完成的被动运动,如滑轮练习、关节牵引、持续性被动活动等。外力主要来自治疗师、患者健侧肢体或各种康复训练器械。
3.关节松动技术
治疗师利用较大的振幅、低速的手法在关节的可动范围内进行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对疼痛、受限、僵硬等关节功能障碍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牵伸技术
是指拉长挛缩或短缩软组织,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治疗方法,常利用治疗师的手法、训练器械、患者自身重量或体位等方法进行牵张。
5.持续被动活动(CPM)
是利用专用的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器械,使手术后的肢体进行早期、持续性、无疼痛范围内的被动活动。CPM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用于防治制动引起的关节挛缩,促进周围软组织的修复,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肿胀的消退,缓解疼痛等。
6.主动助力运动
在一定的外力辅助下,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助力可以来自治疗师、器械、患者健侧肢体、水的浮力或引力等。此运动是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的过渡形式。
7.器械练习
以器械为助力,利用杠杆原理,带动活动受限的关节进行活动。应用时应根据病情及治疗目的,选择相应器械,如体操棒、火棒、肩轮、肩梯、肋木,以及针对四肢关节活动障碍而专门设计的练习器械,如肩关节练习器、肘关节及前臂练习器、腕关节练习器、踝关节练习器等。器械练习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兴趣,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疗效。
8.悬吊练习
利用挂钩、绳索和吊带组合将拟活动的肢体悬吊起来,使其在去除肢体重力的前提下进行主动运动,类似于钟摆样运动。悬吊练习的固定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垂直固定,固定点位于肢体重心的上方,主要用于支持肢体;另一种是轴向固定,主要是是肢体易于活动。
9.主动运动
患者主动用力收缩肌肉完成的关节运动或动作,以维持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主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温和的牵拉作用,能松解疏松的粘连组织,牵拉挛缩不严重的组织,主要用于治疗和防止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与粘连,保持关节活动度。最常用的是各种徒手体操,根据患者关节活动受限的方向和程度,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动作,比如颈椎活动操等,可以个人练习,也可以把有相同关节障碍的患者分组集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