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再学习相关概念
上一节
下一节
1.运动再学习(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e,MRP)
是Carr等提出的一种运动疗法,它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
2.阴性特征
主要是指急性期的“休克”,肌肉无力、缺乏运动控制、肌肉激活缓慢、丧失灵巧性等。主要是由于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下行输入减少和运动单位募集数量减少、激活速度减慢及同步性减弱,加上失神经支配,制动和废用造成的软组织的适应性改变,导致肌肉对运动的控制不能,这是上运动神经元的主要的基本的缺损,是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是重获有效功能的主要障碍。
3.阳性特征
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所有夸大的正常现象或释放现象及增强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反射(痉挛状态)。痉挛状态(Spasiticity)在临床上常常指肌张力过高(对被动运动有阻力)、异常或“痉挛性”运动模式、反射兴奋性过高(反射亢进)等。痉挛状态和张力过高不只是由于神经机制的原因,也与肌肉和肌腱的物理特性改变有关,即可由非中枢神经系统的因素如制动和废用引起。
4.适应性特征
主要指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身体在解剖学、力学和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及适应性的运动行为。急性脑损伤后,肌肉和其他软组织的适应是指直接由于脑损伤造成的肌肉无力及随后继发的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