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搜索结果
-
1 绪论
-
1.1 地理信息系统(GIS)
-
1.2 GIS的要素
-
1.3 GIS的应用
-
1.4 GIS技术集成
-
2 坐标系统
-
2.1 地理坐标系统
-
2.2 地图投影
-
2.3 常用地图投影
-
2.4 投影坐标系统
-
2.5 在GIS中运用坐标系统
-
3 矢量数据模型
-
3.1 简单要素的表示
-
3.2 拓扑
-
3.3 地理关系数据模型
-
3.4 基于对象数据模型
-
3.5 复合要素的表示
-
4 栅格数据模型
-
4.1 栅格数据模型要素
-
4.2 卫星图像
-
4.3 数字高程模型
-
4.4 其他类型栅格数据
-
4.5 栅格数据结构
-
4.6 栅格数据压缩
-
4.7 数据转换与综合
-
5 GIS数据获取
-
5.1 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
-
5.2 元数据
-
5.3 现有数据的转换
-
5.4 创建新数据
-
6 几何变换
-
6.1 几何变换
-
6.2 均方根(RMS)误差
-
6.3 数字化地图上的均方根误差
-
6.4 像元值重采样
-
7 空间数据准确度和质量
-
7.1 定位错误
-
7.2 空间数据准确度标准
-
7.3 拓扑错误
-
7.4 拓扑编辑
-
7.5 非拓扑编辑
-
7.6 其他编辑操作
-
8 属性数据管理
-
8.1 GIS中的属性数据
-
8.2 关系数据库模型
-
8.3 合并、关联和关系类
-
8.4 属性数据输入
-
8.5 字段与属性数据的处理
-
9 数据显示与地图编制
-
9.1 地图的符号表示
-
9.2 地图的种类
-
9.3 地图的注记
-
9.4 地图设计
-
9.5 动画地图
-
9.6 地图的生产
-
10 数据探查
-
10.1 数据探查
-
10.2 基于地图的数据操作
-
10.3 属性数据查询
-
10.4 空间数据查询
-
10.5 栅格数据查询
-
11 矢量数据分析
-
11.1 建立缓冲区
-
11.2 地图叠置
-
11.3 距离量测
-
11.4 模式分析
-
11.5 要素操作
-
12 栅格数据分析
-
12.1 数据分析环境
-
12.2 局域运算
-
12.3 邻域运算
-
12.4 分区运算
-
12.5 自然距离量测运算
-
12.6 其他的栅格数据运算
-
12.7 地图逻辑运算
-
12.8 基于矢量与基于栅格的数据分析的比较
-
13 地形制图与分析
-
13.1 用于地形制图与分析的数据
-
13.2 地形制图
-
13.3 坡度和坡向
-
13.4 表面曲率
-
13.5 栅格与TIN对比
-
14 空间插值
-
14.1 空间插值的元素
-
14.2 整体拟合法
-
14.3 局部拟合法
-
14.4 克里金法(Kriging)
-
14.5 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
-
15 最小耗费路径分析和网络分析
-
15.1 最小耗费路径分析
-
15.2 最小耗费路径分析的应用
-
15.3 网络
-
15.4 网络拼接
-
15.5 网络分析
选择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