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肉是指各种动物宰杀后所得可食部分的统称,包括肉尸、头、血、蹄和内脏部分。
从商品学观点讲,把肉理解为胴体,即家畜屠宰后除去血液、头、蹄、内脏后的肉尸,俗称白条肉。它包括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组织。
(1)肌肉组织是指骨骼肌而言,即俗称之“瘦肉”或“精肉”(lean meat)。
(2)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胃、肠、心、肝等称作脏器,俗称“下水”(gut)。
(3)脂肪组织中的皮下脂肪称作肥肉,俗称“肥膘”。
(4)热鲜肉(fresh meat ):在肉品工业生产中,把刚屠宰后不久体温还没有完全散失的肉称为热鲜肉。
(5)冷却肉(chilled meat):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处理,使肉保持低温(0~4℃)而不冻结的状态称为冷却肉。
(6)冷冻肉(frozen meat):而经低温冻结后(-15~-23℃)称为冷冻肉。
(7)分割肉(cut):肉按不同部位分割包装称为分割肉,如经剔骨处理则称剔骨肉。
一、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是肉的主要成分,在组织学上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类,占胴体的40%-60%左右。
骨骼肌附着于骨骼上;平滑肌存在于内脏器官,诸如肾脏、胃、肝等;心肌仅存在于心脏。与肉品加工有关的主要是骨骼肌。
(一)骨骼肌的宏观构造
(二)骨骼肌的微观构造
(1)肌纤维(muscle fiber)
本质:是肌肉的基本构造单位,一种高度特殊化的细胞,二端逐渐尖细,因此叫肌纤维,也叫肌纤维细胞。
构成:肌膜 (Sarcolemma) 、肌原纤维(Myofibrils)(肌细胞独特的器官)、肌浆(Sarcoplasm)、肌细胞核 (nucleus)。
(2)肌膜(sarolemma)
肌纤维本身具有的膜叫肌膜, 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具有相当的韧性,因而可承受肌纤维的伸长、收缩和大范围的弯曲。肌膜的构造、组成和性质与体内其它细胞膜一致。
(3)肌原纤维(myofibrils)
肌细胞独特的细胞器,是肌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肌肉的伸缩装置。在电镜下呈长的圆筒条状结构。
(4)肌浆(sarcoplasm)
肌纤维的细胞质称为肌浆,含水分75%~80%,其中含有各种细胞器,呈红色。肌浆内富含肌溶蛋白、肌糖原及其代谢产物、无机盐类等。
肌浆中还有一种重要的器官称为溶酶体,内含有多种能消化细胞和细胞器的酶。其中分解蛋白质的酶称为组织蛋白酶,它们对肉的成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5)肌细胞核
骨骼肌纤维为多核细胞,因其长度变化大,每条肌纤维所含的数目不定。一条几厘米的肌纤维可能有数百个核。细胞核呈椭园形,位于肌纤维的边缘,紧贴在肌纤维膜下,呈有规则的分布,核长约为5μm。
二、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是胴体中仅次于肌肉组织的第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食用价值,对于改善肉质、提高风味具有重要意义。脂肪的构造单位是脂肪细胞。
脂肪的含量取决于动物种类、品种、年龄、性别、育肥程度。低的2%-5%,高达40%-45%。
(一)脂肪组织的部位
猪:皮下、肾周围及大网膜;
羊:尾根、肋间;
牛:肌肉间和皮下;
鸡:皮下、体腔、卵巢及鸡胃周围。
脂肪蓄积在肌束内最为理想,这样的肉呈大理石样纹理,肉质较好。
(二)脂肪组织的作用
脂肪在活体组织内起着保护组织器官和提供能量的作用,在肉中脂肪是风味的前体物质之一。
三、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是肉的次要成分。结缔组织是构成肌腱、筋膜、韧带及肌肉内外膜、血管和淋巴结的主要成分,在动物体内起支持和链接作用,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
结缔组织一般占肌肉组织的9%~13%,其含量和嫩度有密切关系。老龄、公畜、消瘦及使役的动物,结缔组织含量高。
(一)结缔组织的组成
结缔组织由细胞、无定形基质和纤维三部分组成。纤维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以前者为主。
(1)胶原纤维
胶原纤维是肌腱、皮肤、软骨等组织的主要成分,胶原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在沸水或弱酸中变成明胶;易被酸性胃液消化,而不被碱性胰液消化。
(2)弹性纤维
弹性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弹性蛋白,弹性蛋白是一种具有高弹性的纤维蛋白,其在韧带和血管中分布较多,在肌肉中一般只有胶原蛋白的1/10。
(3)网状纤维(reticular fiber)
网状纤维主要成分为网状蛋白。网状蛋白形状和组成与胶原蛋白相似,但含有10%左右的脂肪,主要存在于肌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