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饮料的加工
上一节
下一节
乳酸菌饮料是一种发酵型的酸性含乳饮料,是在有乳酸菌发酵的糊状或流态的发酵脱脂乳中添加糖、香料等并加水稀释而成。
按规定,乳酸菌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0.7%。除乳酸菌以外有时也使用酵母。
乳酸菌饮料的加工方法:
加工要点:
1. 配方及混合调配:先将白砂糖、稳定剂、乳化剂与螯合剂等一起拌和均匀,加入70~80℃的热水中充分溶解,经杀菌、冷却后,同果汁、酸味剂一起与发酵乳混合并搅拌,最后加入香精等。
2. 均质:乳酸菌饮料较适宜的均质压力为20~25MPa,温度53℃左右。
3. 后杀菌:灌装后采用95~98℃、20~30min的杀菌条件,然后冷却。
4. 果蔬预处理:在制作果蔬乳酸菌饮料时,要首先对果蔬进行加热处理后打浆或取汁,再与杀菌后的原料乳混合。
质量控制:
1. 沉淀:沉淀是乳酸菌饮料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乳蛋白中80%为酪蛋白,其等电点为4.6。乳酸菌饮料的pH在3.8~4.2左右,此时,酪蛋白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为了防止产生沉淀应该注意均质和添加亲水性和乳化性较高的稳定剂。
2. 脂肪上浮:在采用全脂乳或脱脂不充分的脱脂乳作原料时由于均质处理不当等原因引起脂肪上浮,应改进均质条件,同时可选用酯化度高的稳定剂或乳化剂。
3. 果蔬料的质量控制:加入一些果蔬原料时,这些物料本身的质量或配制饮料时预处理不当,使饮料在保存过程中引起感官质量的不稳定,如饮料变色、褪色、出现沉淀、污染杂菌等。
4. 卫生管理:使用蔗糖、果汁的乳酸菌饮料其加工车间的卫生条件必须符合有关要求,以避免制品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