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畜产食品工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 1.2 我国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概况
    • 1.3 畜产食品工艺学涉及的内容
  • 2 肉用畜禽的种类及品种
    • 2.1 猪
    • 2.2 牛
    • 2.3 羊
    • 2.4 禽
    • 2.5 兔
  • 3 肉的组成及特性
    • 3.1 肉的形态结构
    • 3.2 肉的化学组成及性质
    • 3.3 肉的食用及加工品质
    • 3.4 肉的成熟
    • 3.5 肉的腐败变质
  • 4 畜禽的屠宰及分割
    • 4.1 畜禽宰前的准备和管理
    • 4.2 牲畜的屠宰工艺
    • 4.3 家禽的屠宰工艺
    • 4.4 速冷冻新技术研发
    • 4.5 宰后检验及处理
    • 4.6 猪肉的分割方法
    • 4.7 牛羊肉的分割方法
    • 4.8 禽肉的分割方法
  • 5 肉的低温贮藏与保鲜
    • 5.1 肉的冷却贮藏与保鲜
    • 5.2 冷却肉的加工与保鲜
    • 5.3 冷却肉的贮藏
    • 5.4 冷却肉加工关键控制点
    • 5.5 原料肉的冻结
    • 5.6 冻结肉的贮藏
    • 5.7 美国肉的低温贮藏与保鲜
  • 6 腌腊肉制品
    • 6.1 腌腊肉制品的种类及其加工、保藏原理
    • 6.2 腌腊肉制品的加工
  • 7 西式火腿和灌肠
    • 7.1 西式火腿的种类及特点
    • 7.2 带骨火腿的加工
    • 7.3 去骨火腿的加工
    • 7.4 通脊火腿和Lachs火腿
    • 7.5 成型火腿的种类及加工原理
    • 7.6 成型火腿的加工方法
    • 7.7 成型火腿质量分析
    • 7.8 成型火腿质量控制
    • 7.9 几种成型火腿的加工
    • 7.10 灌肠制品的种类与特征
    • 7.11 热制灌肠的一般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7.12 例举灌肠的加工
  • 8 发酵肉制品
    • 8.1 发酵肉制品的概念
    • 8.2 发酵肉制品的分类
    • 8.3 人工酸化肉制品
    • 8.4 发酵干香肠和半干香肠的加工
  • 9 酱卤肉制品及肉类罐头制品
    • 9.1 酱卤肉制品的特点
    • 9.2 白煮肉类及特点
    • 9.3 酱卤肉类及特点
    • 9.4 肉类罐头
  • 10 干肉制品
    • 10.1 干肉制品的概念及分类
    • 10.2 肉类干制品的加工原理和方法
    • 10.3 肉干加工
    • 10.4 肉脯加工
    • 10.5 肉松加工
  • 11 乳畜品种
    • 11.1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
    • 11.2 奶用山羊
  • 12 乳的成分及性质
    • 12.1 乳的组成及其分散体系
    • 12.2 乳中化学成分的性质
    • 12.3 乳的物理性质
    • 12.4 异常乳
  • 13 鲜乳的标准、检验及预处理
    • 13.1 鲜乳标准与检验
    • 13.2 鲜乳的预处理
  • 14 液体乳
    • 14.1 液体乳的概念和种类
    • 14.2 乳的杀菌和灭菌
    • 14.3 液体乳制品加工及质量控制
  • 15 发酵乳制品
    • 15.1 发酵剂
    • 15.2 酸乳的加工
    • 15.3 乳酸菌饮料的加工
    • 15.4 其他发酵乳制品
  • 16 奶酪
    • 16.1 奶酪的概念及种类
    • 16.2 奶酪发酵剂
    • 16.3 皱胃酶及其代用酶
    • 16.4 天然奶酪的一般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16.5 几种主要奶酪的加工工艺
    • 16.6 再制奶酪的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17 乳粉
    • 17.1 乳粉的概念和种类
    • 17.2 全脂乳粉的加工
    • 17.3 调制乳粉
  • 18 功能性乳制品
    • 18.1 免疫乳及其制品
    • 18.2 乳蛋白肽制品
  • 19 其他乳制品
    • 19.1 冰淇淋
    • 19.2 稀奶油
    • 19.3 奶油
  • 20 乳及乳制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
    • 20.1 原料乳安全生产控制
    • 20.2 乳品生产设备的清洗和杀菌
  • 21 主要蛋禽种类
    • 21.1 蛋用及兼用鸡
    • 21.2 蛋用及兼用鸭
    • 21.3 蛋用鹌鹑
  • 22 禽蛋的组成、理化特性及加工特性
    • 22.1 禽蛋的概念及构造
    • 22.2 禽蛋的化学组成及性质
    • 22.3 禽蛋的加工特性
  • 23 禽蛋的分级和贮藏保鲜
    • 23.1 禽蛋的质量指标
    • 23.2 禽蛋的分级
    • 23.3 鲜蛋的贮藏保鲜
  • 24 湿蛋制品
    • 24.1 蛋制品的种类及卫生标准
    • 24.2 液蛋
    • 24.3 冰蛋
    • 24.4 浓缩液蛋
    • 24.5 蛋粉
    • 24.6 蛋黄酱
  • 25 腌制蛋
    • 25.1 变蛋
    • 25.2 咸蛋
    • 25.3 糟蛋
  • 26 禽蛋功能性成分提取与利用
    • 26.1 蛋清中的溶菌酶
    • 26.2 蛋黄免疫球蛋白
    • 26.3 蛋黄胆固醇
    • 26.4 蛋黄卵磷脂
    • 26.5 蛋清寡肽
    • 26.6 活性钙
    • 26.7 其它功能性成分
人工酸化肉制品



尽管发酵肉制品的加工方法随原料肉的形态、发酵方法和条件及辅料的不同而异,但其原理和加工工艺基本相同。发酵肉制品的一般加工工艺为:

  

    由于产酸量和产酸率在细菌学和加工工艺上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影响产酸量和产酸率的因素如原料肉、温度、碳水化合物的类型及数量、盐浓度、pH、香肠直径、氧、香料类型及数量、亚硝酸盐浓度、发酵剂的活性及添加量以及其他添加剂等都会影响发酵肉制品的品质和货架期。

   (1)原料肉的质量:选用优质的鲜、冻牛、猪肉为原料,应尽量降低原料肉中的初始菌数,以减少肉的腐败和污染的机会。原料肉中微生物区系会影响其后的发酵过程。乳酸菌比例大则发酸速度快,而其他菌如假单胞菌、酵母菌等在乳酸发酵之前或之中产生的最终产物可能影响产品的风味。某些酵母菌初始数量高,产生较多的基础产物,包括乙醇,从而能与乳酸竞争,使pH下降延缓。大多数酵母是耐酸性的,在发酵完成后导致pH上升,产生异味。肉中氧含量高可导致一部分碳水化合物在干燥期间发生微生物氧化,产生酒精、羟基化合物、二氧化碳和水,使pH比所要求的数值高。原料肉,特别是冻肉,如处理不当,在干燥阶段则发生氧化酸败。原料肉中的血块、腺体也是腐败菌、致病菌(如葡萄球菌)及酶的来源。

    屠宰后肉中脂肪立即开始氧化,而总的氧化作用和酸败的发生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即使轻度酸败也会迅速激发成品酸败的发生。因此,无论是鲜肉还是冻肉都要避免长时间保存。

    (2)水分含量:乳酸菌主要在水相阶段起作用。瘦肉占的比例越大,水分含量就越高,pH下降就越快;反之,脂肪的比例越大,pH下降的速度越慢。冻藏肉由于干耗和解冻时的汁液流失,减少了水分含量,延缓了初始的发酵速度。

    (3)缓冲力:体系中缓冲物质含量越高,缓冲力越大,pH下降速度越慢,这使肉总的发酵时间延长。低pH的牛肉以5.8为好,猪肉以6.0为好。因此,应避免使用DFD和PSE肉。

    发酵产品低的pH不仅仅是保存和风味方面的需要,而且对产品的干燥也起促进作用。因为肉的pH越接近等电点,失水也就越快。盐腌肉达到的等电点为4.6~4.8。发酵产品的pH越接近此值,干燥时越易失水。

    (4)原料肉的温度:为了获得较好的颗粒度,绞制或斩拌时,瘦肉温度最好控制在一5~一4℃之间,肥肉或脂肪的温度控制在一15~一12℃之间。为了保证灌装时产品具有更加理想的颗粒,应尽可能保持低温条件。

    2.辅料

    (1)食盐:发酵香肠中食盐的添加量为2.0%~3.5%,浓度过高(5%~6%)会延长发酵时间,降低pH下降的速度。故生产时初始的配料中食盐不宜添加过多,或后加食盐。

    (2)碳水化合物:糖的数量和类型直接影响产品的最终pH,单糖如葡萄糖易被各种乳酸菌利用。葡萄糖的添加量取决于产品的发酵程度,葡萄糖添加水平越高,发酵程度越大,产品中pH越低。对许多干香肠来说,每100kg肉添加0.5~0.75kg葡萄糖已足够,而半干香肠的添加量为0.75~1.0kg。大多数乳酸菌也能利用蔗糖,pH相同情况下比加葡萄糖的产品酸味弱。这可能是由于残留的蔗糖较甜,或利用果糖、葡萄糖产生更基本的产物(葡聚糖、果聚糖)。

    玉米糖浆、糊精、面粉和淀粉三类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根据其使用种类、数量及培养基的特性,也能被不同程度的发酵利用。肠馅中添加饴糖可以促进风干香肠中细菌总数的增加,但不影响香肠的pH。这些碳水化合物发酵较慢,有单糖存在时则不被利用。

    (3)香辛料:某些天然香辛料通过刺激细菌产酸直接影响发酸速度,这种刺激作用一般不伴有细菌的增加。黑胡椒、白胡椒、芥末、大蒜粉、香辣粉、肉豆蔻、肉豆蔻种衣、姜、肉桂、红辣椒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产酸,一般对乳杆菌的刺激作用比片球菌强。几种香辛料混合使用的发酵时间比用单种香料的发酵时间短。刺激程度取决于香辛料的类型和来源(如Lampong黑胡椒与巴西黑胡椒)。近年来确认锰是香辛料促进产生酸的因素。香辛料提取物刺激活性随锰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无香辛料的发酵香肠添加了锰(10-6mg/kg),其产酸活性与添加了香辛料的香肠相似。香肠中添加天然香辛料不仅增加了产酸速度,而且降低了产品的最终pH。

 天然香辛料要进行降低微生物和霉菌含量处理。在霉菌处理方面,可以在肠衣上添加霉菌阻止剂或将霉菌抑制剂添加到肠馅内。某些天然香辛料,特别是胡椒的提取物还对细菌具有抑制作用。肠馅中正常用量的胡椒不足以抑制细菌的生长,添加香辛料挥发油才能起抑制作用。这可能是液体香辛料比同样的天然香辛料发酵时间更长所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