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 1.1 人类天生就是追星族
    • 1.2 古人观天
    • 1.3 斗转星移
    • 1.4 寒来暑往
    • 1.5 太阳周年视运动
    • 1.6 星座的由来
    • 1.7 历法定制
    • 1.8 论“星座算命”
    • 1.9 月球
    • 1.10 月相变化
    • 1.11 古诗中的月相
    • 1.12 七曜星象
  • 2 太阳系
    • 2.1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
    • 2.2 太阳也是扰动源
    • 2.3 八大行星
    • 2.4 柯伊伯带
    • 2.5 太阳系六重界限
  • 3 恒星 星团 星云
    • 3.1 恒星有多亮
    • 3.2 恒星光度和光谱测量
    • 3.3 光谱型与主序星
    • 3.4 双星
    • 3.5 疏散星团
    • 3.6 球状星团
    • 3.7 弥漫星云
    • 3.8 恒星诞生于星云
    • 3.9 不稳定恒星
    • 3.10 新星的概念
    • 3.11 超新星
    • 3.12 SN1987A
  • 4 星系
    • 4.1 宇宙岛之争
    • 4.2 星系的分类
    • 4.3 星系红移和哈勃常数
    • 4.4 空间在膨胀
    • 4.5 宇宙特征膨胀年龄
    • 4.6 本星系群
    • 4.7 夜空中的一条光带——银河
    • 4.8 其他星系群
    • 4.9 活动星系
    • 4.10 互扰星系
    • 4.11 类星体的结构模型
  • 5 黑洞
    • 5.1 什么是黑洞
    • 5.2 黑洞的形成
    • 5.3 恒星的特点
    • 5.4 恒星的诞生与死亡
    • 5.5 黑洞的“边界”
    • 5.6 引潮力
    • 5.7 时间冻结
    • 5.8 时空漩涡
    • 5.9 黑洞“四人帮”
    • 5.10 星团级黑洞和星系级黑洞
    • 5.11 巨型黑洞
    • 5.12 活动星系核
    • 5.13 微型黑洞
    • 5.14 黑洞理论的困难
    • 5.15 白洞与虫洞
    • 5.16 时间机器与超空间
  • 6 地外文明
    • 6.1 生命是什么?
    • 6.2 地球重大事件年表
    • 6.3 为什么地球有生命?
    • 6.4 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
    • 6.5 我们能和外星人接触吗?
    • 6.6 与地外文明的通信
    • 6.7 系外行星的探测
    • 6.8 kepler探测器的成果
    • 6.9 UFO并非地外文明的证据
  • 7 宇宙模型论
    • 7.1 何谓大爆炸模型?
    • 7.2 探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7.3 宇宙物质从何而来?
    • 7.4 宇宙创生的进程
    • 7.5 两暗一黑三起源
    • 7.6 宇宙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 7.7 暗物质的存在
    • 7.8 暗物质和暗能量在宇宙物质中的占比
    • 7.9 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物质?
    • 7.10 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 7.11 暗能量到底是什么?
    • 7.12 宇宙中的奇点
    • 7.13 对称与破缺
    • 7.14 宇宙三问
古诗中的月相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古诗中的月相 

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的作品描绘了月相,古代文人虽没有掌握天体理论,但对月相的描绘却是非常精彩。多数有关月相描绘的诗词是婉约派作者借月抒情。如果我们把握不好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月相出现的时间,搞不清作者所看到的月相形状,就很难理解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月相

 
 

日期

 
 

月出时间

 
 

月落时间

 
 

亮面朝向

 
 

在天空中的位置

 
 

 
 

蛾眉月

 
 

农历初

 

三、四

 
 

900

 
 

2100

 
 

西

 
 

傍晚时在西边天空(月落前)

 
 

“闻道家燕团栾,月傍西楼落。”

 

宋·范成大《念奴娇》

 


 
 

上弦月

 
 

农历初七、八

 
 

1200

 
 

2400

 
 

西

 
 

凌晨时在东边天空(月出后)

 
 

“三更月落,斗横西北。”

 

宋·朱敦儒《忆秦娥》

 


 
 

满月

 

(望)

 
 

农历十五、十六

 
 

1800

 
 

600

 

 

傍晚月出后在东边天空,凌晨月落前在西边天空,半夜时在中天。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俢《生查子》

 
 

下弦月

 
 

农历廿二、廿三

 
 

000

 
 

1200

 
 

 
 

半夜月出后在东边天空。

 
 

“昨宵醉里行,山吐三更月。不见可怜人,一夜头如雪。”宋·辛弃疾

 

《生查子》

 
 

蛾眉月

 
 

农历廿六、二七

 
 

300

 
 

1500

 
 

 
 

凌晨月出后在东边天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玲》

 
 

新月

 

(朔)

 
 

农历三十、初一

 
 

600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