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大学生就业指导(必修课)

主讲教师:庄明科 谢伟 常雪亮

教师团队:共3

  • 庄明科
  • 谢伟
  • 常雪亮
三位主讲老师从自我探索、职业探索、职业素养、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行动等方面,用他们多年专注于职业生涯领域的理论实践经验,和突破式的全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获得解决职业生涯困惑的思维方法,学会如何澄清自己的内心需求,如何在十字路口做出正确选择,为收获理想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教师团队

庄明科

职称:教授

单位:北京大学

谢伟

职称:教师

单位:仁能达教育科技公司

职位:研发总监

常雪亮

职称:讲师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课程特点


师资状况:理论内容讲述+粗浅的课堂讨论, 学生上完课之后依然迷茫;

就业状况:生涯规划不能速成——大四时抱就业指导的佛脚,不能从本质上增加学生就业力;

学生状况:仅为修学分而上课,需要真正能指导行动、触发行动的课程;

1、解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缺失、就业目标模糊的问题;

2、助力大学生自我评估、找准职业定位;

3、指导大学生有效认知自我,在校期间强化职业素养积累;

4、帮助大学生把握求职要义,恰当运用求职技巧;

观点精彩

生涯三人行课程小结,针对现状给出不同视角的犀利点评,引人入胜接地气;

互动讲解

突破理论知识的传统传授,以现场互动的方式,演示行之有效的自我探索方法;

















案例分析

以贴近大学生需求的案例,还原职场真实状态,启发学生自我反思;

专业测评

结合中国现有就业环境,引入目前最先进的职业测评系统,促进生涯行动;


最近市面上有2档节目最火爆,一个叫《职业职往》,一个叫《非诚勿扰》,两个节目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把人生大事弄到电视屏幕PK,赚取噱头。不得不让人想把“求婚”和“求职”2个事儿拿在一起比较。猛然发现,这2者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一是都要双方认可才行,求婚和求职都是双向选择,一方不愿意、不满意,幸福感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婚姻由家庭幸福感,职业有职业幸福感。二是都要通过一定媒介接触,婚姻需要婚介所、需要媒婆,求职需要招聘市场、需要职业介绍所、需要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需要学校的就业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这些机构工作的人应该也算“职业媒婆”。三是最后都要签订一个契约。求婚成功最后有结婚证,求职成功劳动合同,应届生有三方协议书。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求职前的实习就有点儿像婚前的试婚或谈朋友,可见实习的重要性。第一次实习有点儿像初恋,朦朦胧胧,啥也不懂,尽管大部分成不了,但是总让你成长不少,终身难忘,也是必须经历的。

求职态度:向求婚一样求职。在求婚的过程中,追求者往往会非常积极主动,迸发无线荷尔蒙去讨好被追求者,又送花又请吃饭的,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此谓主动出击。同时,自己想找什么条件的媳妇儿或郎君,具体是怎么一个情况自己最清楚,世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章子怡很漂亮,但是他可能不适合你,因为你要打败汪峰很难,何况撒贝宁都没搞定呢?此谓准确定位。准确定位之后就是要想办法通过社交、朋友介绍啊、各种Party去认识,认识不到再怎么准确定位也没用,此谓收集信息。再来就是马上行动起来,该送花的送花、该送礼物的送礼物,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对方,最后双方认可就可以走到一起。但是当两人确定关系之后,接触深了往往会去掉之前的“雾里看花”、“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天花板效应,发现他或她缺点太多,进而各种抱怨,如果一直抱怨,只知道追求自己想要的,而不很好的调整适应,可能这段关系就会破裂,分手、离婚。分手、离婚要打破信托责任,重回自由身,既会降低你在自由市场的价值,也会影响多方的关系。这个时候可能更多的由“匹配论”到“适应论”的过渡。求职的过程与求婚的过程何尝不是如出一辙啊?一是积极主动,二是准确定位,三是收集信息,四是立即行动,五是调整适应。如果真像求婚那样去求职,可能更容易在茫茫招聘市场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满意度也会高,职业幸福感会显著提升。

求职问题:大学毕业时的七大问题 

五大求职步骤中,准确定位往往成为大学生求职中的难题。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给自己定位,往往在求职中要么定位过高,要么定位过低。其实,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讲,定位实际就是职业决策,决策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每天一起床就会面临大大小小的各种决策。什么时候起床,起床吃什么?这都是决策。职业决策或者说生涯决策可能是人一生中决策较难的,因为涉及到学习、成长、报酬、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常说人生三大事升学、就业、结婚。无论怎么说,个人就业都是人生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我平常跟学生交道较多,常常听到这样的后悔,“早知道这样,我去读书去了。”。“早知道我回家工作了”、“早知道这样我应该去国有企业工作”。这里的“早知道”或多或少带有一点不甘心、带有一点对当初决策的不满意。可能,过去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真正变成了现在的“男女都怕入错行”。因此,在面临职业决策时还真的谨慎又谨慎,征求父母的意见、老师的意见以及周围朋友的意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对于独立面对社会的大三、大四同学来讲,往往特别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大四一年,可能面临的决策是最多的,对于刚入社会的童鞋们来讲确实伤不起。作为做就业指导工作的一名老师来讲,我常常被问到很多职业决策的问题,我把他归纳为7个较为典型的问题。大学生朋友们经常会问,“老师,我到底是考研还是工作还是出国?”“老师,我准备跨校跨专业考研,您觉得行吗?”“老师,我应该去北京工作,还是留在重庆呢?”“老师,我应该去哪个行业工作?高校?企业?政府?”“老师,我应该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工作呢?”“老师,我应该去大企业的小岗位,还是应该去小企业的大岗位?”“我同时被两家或三家录用,我该去哪家?”从这7个问题来讲,其实非常典型,几乎涵盖了大家遇到了几个主要问题。毕业干什么?升学(保研、考研)?出国?工作?

大学毕业的时候应该对自己进行系统的梳理,一个一个排除,找到适合自己,不适合考研,就出国,不适合出国,就就业。就业又需要决定,去哪个地区?在大学毕业所在地,还是回家乡所在地,或者去自己的理想目的地。

其次就是行业,去哪个行业工作?公务员、事业单位或企业?企业的话是哪个产业?(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去工业的话具体哪一行(机械行业?还是采矿行业?),尤其那些没有行业背景的专业,如经济、管理、人文等学科的毕业生,更需要定位清除自己心仪的3-5个行业。

再次就是去哪个单位,这个行业里面我比较心仪的3-5个单位是哪些?他们今年是否有招聘计划?是否到我所读的学校招聘?还是通过网申?最后,要确定具体从事什么工作?或者哪一类工作?技术类?市场类?行政类?投资类?甚至锁定在企业具体的岗位名称。因为每个同学最后都是要落到具体的岗位,实现人岗匹配,企业用人也是要在某一个岗位上发挥其职责。我把“定地区、定行业、定企业、定岗位”成为就业中的“四个定位(POSITION)”(简称“4P”)。

首先“4P”想透了,才能算是做好了就业准备,由大到小,像剥笋子一样,逐步看到笋心、笋尖,那就是属于自己的职业定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作=区域+行业+单位+岗位。


参考资料


参考书籍












(讲座)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


课程评价

课程章节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